联系人:经理
电电话:18117494971
欢迎
订阅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凭借课题《反复冻融猪肉内部的水分变化迁移规律及其对口感的影响因素探究》获得“明日科技之星”一等奖的吴赛娅同学,本期获奖者为吴同学同期的优秀学员郜子墨同学。
郜同学在此次第40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凭借课题《从水分迁移角度对蒸煮方便米饭最佳复水方案的探究》斩获一等奖,并被推选参加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本届大赛设“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和“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示“两大板块。据了解,自3月18日启动报名以来,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市700余所中小学5000余名参赛选手正式提交的参赛作品4200余件(含团队作品)。高年龄组一共5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在国赛方面,今年获得市一等奖的学生中共有5名学生成功晋级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其中各学科的晋级人数如下:化学2人、环境科学2人以及计算机科学1人。
今年的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取消了社会科学项目,在其他科目方面,环境科学与化学科目的晋级人数与去年相比有显著提升,这反映了当前社会对该领域的关注和重视,为未来的教育和培养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郜同学从生活实际出发,针对方便米饭复水口感差的痛点,创新性地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从水分迁移角度探究方便米饭的最佳复水方案。
该研究以自热米饭和免蒸米饭为对象,通过检测不同蒸煮条件下米饭内部水分的含量和存在状态,发现:
1.自热米饭最佳烹饪条件为:水温25℃、加水比1:1.6、蒸煮15分钟,此时水分分布最接近家煮米饭。
2.免蒸米饭易吸水过度,建议控制加水比1:1~1:1.2、蒸煮15分钟、水温90℃,以避免口感过软。
*免蒸米饭与自热米饭相比,自热米饭最佳蒸煮条件下优于免蒸米饭。
核磁共振技术精准量化了淀粉重结晶与水分迁移的关系,证实复水条件差异会显著影响米饭的质构特性。研究为优化方便米饭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提升工业化食品的口感品质,还为食品科学领域的水分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可以借助前沿科学仪器完善自己的课题,这既实现了前沿科学的下沉应用,也帮助同学们的努力得到更好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