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纽迈创新教育与复旦大学的思想碰撞

发布时间:2019-03

119年前,梁启超受戊戌变法失败之悲痛,于《饮冰室合集》一隅挥毫泼墨,写下流传至今的名作《少年中国说》。

119年后的2019年3月12日,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继烈教授携同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鹏博士一行人到访位于华东师大科技园的纽迈创新教育,会客室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这句话顿时成了会谈双方相聚于此的初心。

纽迈创新教育杨培强介绍

复旦大学孔继烈介绍

作为国内微流控领域箭头企业的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这次与国产低场核磁共振行业标志品牌苏州纽迈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会面,诣在打造国内首家中小学生创新素质拓展训练基地,锻炼强化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新思维,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以改变中国自古以来的“纸上谈兵”式学习思维,也是为“微流控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两项世界前沿高新科技注入真正属于中国的新鲜血液!

提到“微流控”、“核磁共振”,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医学”,“医用”这些词汇,思维便止步于此,殊不知这两项高新科技早已渗透进入生活中的各行各业。默默奉献仿佛一直是科研领域的代名词,但作为现今处于普罗大众盲区的重要科技,中国青少年不应被排除在外!自公元六世纪隋文帝创办科举,到如今的应试教育,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正在一步步地进行优化,但还不够,路途遥远,我们还在路上。

思想交流

“学习不能只是书本上灌输的知识,而是要通过自己实践得到真理。”孔教授指出,“做实验不是利用课本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错,而是培养他们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去发现,去判断。死记硬背,终究会忘的,自己发现创造的,永远都会留在脑海。”

制造并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很大区别,人类不断开发并使用新的工具,促使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让青少年了解并使用前沿科学仪器,正是希望让中国的未来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加速社会的进步,培养中国青少年的自主动手实践能力,在大国崛起的大环境下,看似是锦上添花,实则是雪中送炭。

 “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番风顺的,让学生通过不断实践,自己发现并找出问题,这个过程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提升”,纽迈公司董事长杨培强先生说道,“当然还要有乐趣,科学本身绝不枯燥乏味,我们要懂得因材施教,培养兴趣,最后哪怕能培养出一个微流控领域和核磁共振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我们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合影

本次共建基地暂命名为“复华创新素质教育基地”,复华——本是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单字合并,读出来却有了复兴中华的意味,这其中究竟是汉语言文字的巧合,还是吾辈付出努力的结果,我们一时间不得而知,只是将眼光望向了中国的青少年,鲁迅的话仿佛在此时又发挥了余热,“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自从清代闭关锁国到独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价值观的改革开放,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一步步地缩小,但还不够,道艰且阻,吾辈应步履不停!

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




友情链接: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江路889号上海曹杨商务大厦11楼1102室
电话:18117494971
版权所有© 上海泰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7041908号-1